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1年3月31日(星期三)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,請教育部副部長宋德民、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、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、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介紹深入貫徹“十四五”規劃,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有關情況,并答記者問。
堅持以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為統領
謀劃推動“十四五”時期教育發展
教育部副部長宋德民在會上介紹,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“十三五”以來,我國教育事業取得新的顯著成就,教育公平和質量較大提升,教育面貌正發生格局性變化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,“十四五”時期要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,“十四五”規劃《綱要》對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作出了全面部署。教育部全面貫徹落實中央《建議》精神和《綱要》部署,堅持以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為統領,謀劃和推動“十四五”時期教育發展。
第一,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。提出“一二三五”的基本構想,即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過程中,堅持“一個標準”,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;構建“兩個體系”,一是大中小一體化的思政工作體系,二是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體系;深化“三全育人”,深化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;落實德智體美勞“五育并舉”,下大力氣培養學生愛國情懷、社會責任感、創新精神、實踐能力,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。
第二,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。一是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,推動從學前到高中階段教育質量整體提升,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,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。二是構建支撐技能社會建設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,大力推進產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普遍實行“1+X”證書制度,加強“雙師型”教師培養。三是構建開放多元的高等教育體系,優化結構、強化內涵,不斷提高高等教育普及化發展水平。四是完善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,多渠道擴大終身教育資源。
第三,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。重點提升四方面教育供給水平。一是提升人才供給水平,優化高等教育學科專業結構,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,加快重點領域急需緊缺人才培養。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。二是提升高校科技創新水平,構建高校科技創新體系,全面提升高校原始創新能力,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。三是提升服務區域發展能力水平,實施鄉村教育振興計劃,完善區域教育發展體制機制,進一步縮小城鄉、區域教育差距。四是提升教育對外開放水平,優化教育對外開放全球布局,深化中外人文交流,深入參與全球教育治理。
第四,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。聚焦重點領域、關鍵環節,大力推進有重點的改革創新。一是以構建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為牽引,帶動政府治理、學校辦學、考試招生、人才培養等領域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。二是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,全面完善師德師風建設、教師管理和發展的政策體系。三是推動信息化時代教育創新,實施教育新基建工程,大力開發優質數字教育資源。四是改革完善教育經費使用管理制度,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機制,優化教育投入結構。五是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。
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
全面修訂職業教育專業目錄
更好服務對接“十四五”高質量發展
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,職業教育專業建設是全面提升職業教育質量的關鍵。這次專業目錄集中修訂主要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,用“四個緊盯”,緊盯產業鏈條、緊盯市場信號、緊盯技術前沿、緊盯民生需求。《職業教育專業目錄(2021年)》(以下簡稱新版《目錄》)調整幅度大,中職層次調整了61.1%,高職專科層次調整了56.4%,職教本科層次調整了260%,新設167個專業。總體從三方面服務對接“十四五”高質量發展。
第一,這次修訂突出了“全”。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,對接現代產業體系,用“三級”分類,設置19個專業大類,97個專業類,1349個專業,其中中職358個、高職專科層次744個,高職本科層次247個,全面覆蓋國際通行的41個工業門類及我國最新發布的新職業。
第二,這次修訂突出了“新”。深度對接新經濟、新業態、新技術、新職業,促進職業教育專業升級和數字化改造。比如,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,設置了集成電路技術、新能源材料應用技術、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專業。對接現代服務業重點領域,設置了嬰幼兒托育服務和管理、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、現代家政管理、冰雪運動與管理等專業。
第三,這次修訂突出了“特”。新版《目錄》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規律,第一次一體化設計了中職、高職專科層次,高職本科層次專業,培養目標和規格逐級遞進,課程深度逐層增加,人才定位有機銜接。
陳子季指出,下一步,將健全職業教育專業隨著產業發展動態調整機制。一方面,指導省級教育部門結合區域高質量發展需求,優化專業布局和結構;另一方面,指導職業院校用好辦學自主權,鼓勵靈活設置專業。
汽車工匠學院通過校企緊密銜接,為中高職院校提供以企業崗位需求為基礎、以企業典型案例為依據、以符合職業教育規律為標準的課程資源及配套實訓設備;圍繞職業院校專業建設需求,為各院校提供教學診斷、課程建設、師資培訓、實訓中心建設等綜合解決方案,助力中高職院校“三教”改革、汽車類專業內涵建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