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,初步核算,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49310億元,同比增長18.3%,比2020年四季度增長0.6%;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10.3%,兩年平均增長5.0%。
在消費領域,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5221億元,同比增長33.9%,環比增長1.86%;兩年平均增長4.2%。其中,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484億元,同比增長34.2%,比1-2月份加快0.4個百分點,兩年平均增長6.3%,環比增長1.75%。
“
“綜合判斷,總體經濟處于穩定恢復的狀態。”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、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表示,“我們對全年經濟保持目前的恢復態勢是充滿信心的,全年穩中加固、穩中向好的態勢是有基礎有條件的。”
主要指標快速恢復
統計顯示,從同比看,一季度中國經濟主要指標均呈兩位數增長: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4.5%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3.9%,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.6%,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29.2%。從季度環比看,主要指標繼續保持增長。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四季度增長2.01%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.86%,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.06%。
劉愛華分析,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恢復的態勢在持續,積極的因素在累積增多,生產需求持續改善,就業物價總體穩定,新動能快速成長,質量效益穩步提高,市場預期穩中向好。今年以來,消費市場延續了上一年逐個季度恢復的態勢,呈現恢復性較快增長,具有三個方面的特點:商品零售繼續保持較快增長,網上銷售態勢良好,餐飲、線下消費等前期受到制約的一些消費領域快速恢復。此外,消費環境持續改善增強了居民的信心,收入的回升使居民的消費能力穩步提升,擴內需促消費政策帶動重要商品的銷售保持增長,這些都是推動一季度消費市場快速恢復的原因。
劉愛華表示,當前,疫情仍在全球蔓延,國際環境依然復雜嚴峻,國內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,部分服務業和小微企業生產經營還面臨著比較多的困難。下一步,有關部門要繼續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,進一步加大對企業紓困的力度,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,推動經濟穩定恢復。
消費市場大幅回暖
“總體上來看,去年以來,消費市場經受住了疫情沖擊的嚴峻考驗,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明顯,消費升級的態勢也沒有改變。”劉愛華表示,未來,一方面,隨著經濟的穩步恢復,居民就業收入將繼續改善,有利于進一步增強消費能力。另一方面,中國應對疫情的能力提升,精準防控做得更加到位,也有利于消費環境的改善。同時,擴內需促消費的政策效應也在不斷顯現,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、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,有利于促進消費市場的穩定復蘇。
“一季度社零總額同比增長33.9%,顯著好于市場預期,其總量更是超過2019年一季度,充分佐證了我國消費市場整體上的大幅度回暖。特別是部分領域超過疫前的運行態勢,曾受疫情沖擊較大的線下消費也有所好轉。”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從結構上看,線上零售繼續保持火熱,而體育娛樂用品、通信器材等消費品增速都顯著高于整體,這反映出居民消費升級腳步仍在前行。在付一夫看來,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的穩定向好為消費市場的提振提供了底層保障,尤其是國民經濟經受住了冬天與春運期間的疫情考驗,而且疫苗接種普及程度不斷提升疊加天氣轉暖,國人的出行半徑不斷擴大,旅游、餐飲、影院、酒店、航運等相關領域都明顯回暖。
與此同時,伴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好轉,企業經營極大改善,居民收入提升,市場預期與消費信心都得到了進一步修復,再加上以數字化、信息化為核心特征的各種新消費業態蓬勃發展、海外消費的回流以及一系列政策利好的出臺,都為消費市場的增長注入了強大動力。
“展望未來,2021年消費市場的增長將是核心旋律。”在付一夫看來,伴隨著國人品質消費的日益旺盛,新一輪“品質革命”有望降臨,這也將帶動產業端的全方位升級,包括產品研發、創意設計、性能把控、產品包裝、市場營銷等環節。“在此過程中,本土品牌有望快馬加鞭地迎頭趕上,其將更加注重商品質量與價值創造,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,并有望在搶占未來市場和產業競爭制高點上大放異彩。”
原標題:《“十四五”首季中國經濟迎來“開門紅”》